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摘要: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要保证在中小学有效、持久、法律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讨论以及对该课程实践效果的系统反思与总结。以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课程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难度之大,放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现其中依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展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学心理健康课程最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出现,但时至今日,这门课程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程处于虚设状态,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需要 我国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历史仅有 20 多年,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仍有很多的学校对其教育目标的认识模糊,将这门课仅仅理解为一门教育课程,过分强调课程的教育性,希望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样板、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具有共同的社会法律规范的个体,但这种忽视学生年龄特点和主体特点和需要的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 (二)教学内容缺乏渗透性 中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进步,但一些学校由此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将所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推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它课程教学中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将学生当成了任意灌装知识技能的容器,这种众多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渗透性的缺乏既使学生丧失了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习的动力,也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孤军奋战,缺少了心理教育理念和应用的支持,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身也存在着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等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有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及特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课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课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