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老年人要学会养骨与养肾|藤黄健骨丸中老年人要学会养骨与养肾|藤黄健骨丸 如今人们一说起某个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往往就会说该人身子骨硬朗,由此可看出骨与健康关系密切。可一到了中老年,不少人也就发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骨关节炎等骨科疾病接踵而至。中医认为,养生先养骨,那么养骨就是养骨骼吗?补钙能不能养骨?养骨是要动还是静?有关专家又都推举哪些养骨方呢? 养骨误区:养骨就是养骨骼? 不少人认为,养骨就是养骨骼,骨骼好身体就健康,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骨与筋、经络都是相连的,中医上讲养骨,它和骨骼、筋、经络,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养骨并不是单单养骨骼,也是养经络和脏腑。 养骨误区:补钙就可养骨骼? 很多人会觉得,养骨很简单,吃点保健品,补点钙就可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中老年人,他们血液中钙并不低,因为骨头是钙的重要储存器,当年纪大出现骨质疏松的时候,钙不能沉到骨骼里去,大量的钙就跑到血液里,因此骨质疏松的患者,血钙并不低,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钙不能被骨质吸收。 另外,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肾在中医里,是分泌性激素的内分泌系统,如男性强健雄壮,它有雄激素,女性柔美,它有雌激素,性激素影响骨的质量,性激素分泌不足时,单纯补钙并不能养骨。所以健康的骨头要有一定的韧性,而长期吃钙片,会使骨头变脆。因此除了补钙外,养骨还要养肾。 养骨误区:坐着休息就不伤骨?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中医认为“站伤骨,走伤筋”,长期站着的人,伤骨头,走路多的人,易伤筋。打比方说,像刘翔一样,长期跑太多了,筋就容易受伤,因此静也不行,但动过量了也不行。 然而坐也可伤骨,坐跟站是一回事,如坐在凳子上,容易伤骨盆,由此可见,长期持续静态和动态都会伤骨。 精神压力过重也伤骨,举例来说,上战场的士兵,其压力大,造成肌肉紧张,骨头的受力就大,它是一种静态的受力,所以就产生了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等问题,故此医学专家认为,精神压力、生活习惯、工作对对骨影响很大,因此,平常我们就应注意养骨了。 养骨建议:养肾可养骨养骨需抓时机 养骨需养肾,单纯地补钙不一定就能养骨。那我们平常生活中,通过食补和药补能不能养骨呢? 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从另一方面讲,养骨要养肾。那么养肾有什么好方法呢?中医师认为,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 营养师推举,养骨可以多吃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