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云南边境县、藏区县老师之现状调查云南边境县、藏区县老师之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我省 25 个边境县(市)、3 个藏区县(市)老师工作生活状况,省教卫科工会成立课题调研组先后深化普洱市江城县、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迪庆州德钦县等 3 个州(市)7 个县(市)21 个学校开展了专题调研。 课题调研组通过集体座谈、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边境县、藏区县老师工作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压力大,老师职业认同度不高 调查显示,在边境县(市)、藏区县(市)同意从事老师行业并把老师作为第一职业的不到 50%。部分老师对目前生活、工作状况不满意,思想消极,主要原因是工资偏低、工作环境和条件艰苦,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农村老师,无法实现人生价值,有自卑感甚至职业倦怠感。 此外,引进和补充优秀老师到农村学校长期任教难度大,好不容易招聘进来的老师由于各方面待遇较差,不安心教学,只要有机会就马上离开教育行业,年轻的优秀老师留不住,外流现象严重。 工资待遇和老师承担的职责、压力不成正比。边境县(市)、藏区县(市)整体消费水平还略高于其它地区,边境县(市)老师并未享受特别补贴,藏区县(市)享受藏区补贴,工资水平略高于其它县(市)区。 大部分片区学校、村完小老师每周课时量均在 20 节以上,除同时兼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批改作业、应付上级检查、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教研任务、进行家访等,使得老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压力大。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居多,缺乏亲情抚慰而导致的任性、自闭等生活问题,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还时常担心学生发生意外,承担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这一情况在偏远山区中小学校尤为突出。 字习培训机会少,职称晋升困难 老师队伍数量庞大,高层级的培训(例如国培计划)数额有限,县内、校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内组织的培训能学到的知识不多,继续教育更是流于形式、意义不大。 调查显示,参加过外出培训的仅占 11.3%,远远满足不了广阔老师的需求。现行的老师职称晋升标准门槛高、名额少、机制不科学,中小学老师高级职称岗位比例较低,小学仅为 3%左右,虽然中小学老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要求倾向一线老师,但是高级职称名额有限,使得很多长期扎根边远乡村的优秀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仍然难以评上高级职称,老师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37%的学校建设有公租房、廉租房或零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