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是吧”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是吧”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视角,以媒体语言语料库中的语料为讨论对象,得出自然口语中的“是吧”具有建立即时联盟、转移话题、在辩论中征求对方肯定的应答以及推测评判作用的结论,并发现使用“是吧”的多是主导对话的人物。 关键词:互动 “是吧” 会话 一、引言 互动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者们较关怀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强调语言的语义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过程当中出现并不断发生变化的”。互动语言学 吸 收 了 功 能 语 言 学 、 会 话 分 析 和 人 类 语 言 学 的 理 论 及 其 分 析 方 法 。Selting&Couper-Kuhlen(20XX)在 Studies in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互动语言学”这一术语。国外语言学近年来更关注语言中的 人 际 互 动 关 系 , 其 代 表 人 物 有 Ford ( 1993 , 20XX ) 、 Couper-Kuhlen&Selting(1996)、Ochsetal(20XX)、Hayashi(20XX)等。 “是吧”是现代汉语中常常使用的一个词语,前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细致的分析。虞海村(20XX)的《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是吧”》分析了话语标记“是吧”的功能演变情况,并认为“是吧”从表示真值语义到语用上的情感功能再到连贯功能,体现的是“语言的互动性”。刘雯(20XX)《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是吧”》认为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是吧”的语用功能表现在:“1.说话者实现言语交际的一种礼貌策略;2.用信息确认的形式,达成共识,凸显新信息;3.是停顿的标记语;4.作符合、回应、增强语气的语用义”①。本文试图以互动语言学这一新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为互动语言学的个案讨论提供一些启发,对现代汉语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诸如“是吧”之类词语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讨论与教学提供些许启示。 本文的语料来源是媒体语言语料库(以下简称 MLC)。 二、“是吧”的使用情况 本文讨论对象是媒体语言语料库“对话”项目中命中“是吧”频次较高(参见附录)的 7 个栏目(《鲁豫有约》《行家》《名人面对面》《人物周刊》《1039 都市调查组》《锵锵三人行》《对话》)中随机抽取的各 200 句语料(不满 200 句语料的以实际命中“是吧”语料总数为准)。 (一)“是吧”的位置 我们调查了媒体语料库中 7 个栏目中“是吧”的位置,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 由表 1 可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