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浅谈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浅谈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内容,对提高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备课、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浅谈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语文;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XX)06-0243-0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基于自身的教育经验和生活经验所提炼出的重要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包含教育的三个原则: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以生活为内容,其最终归宿点也应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教育。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上个世纪创立的,但它对当前的高中语文仍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试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推动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启示做一个简单阐述。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备课走向生活 当前,学校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老师面临的升学率压力等现象都严重阻碍了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解决高中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割裂问题迫在眉睫! (一)树立语文教育生活化的观念 我们必须承认语文作为一门带有工具性的语言学科的重要意义,它培育学生在母语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与人沟通沟通的能力,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所以,坚持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首先要充分肯定生活化教育的意义,树立高中语文教育生活化的观念,在备课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我们的教育所要培育的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只知道“之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者也”的“秀才”。 (二)结合具体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对整堂课的一种预先设想,以便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关设计。然而,不少老师苦于没有相关经验而无法实现语文教育生活化,殊不知,自己就是生活中的一员,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既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也是对学生教育的负责。但由于生活条件、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易造成学生间、师生间生活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活经验的差异。例如,南方老师在对《故都的秋》进行教学设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