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STS精神指导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摘要]在开展科学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科学活动中概念的作用。培育幼儿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应着重从科学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培育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开展科学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科学活动中概念的作用。学前儿童虽然缺乏用科学的语言对认知对象进行概括的能力,但已具备了在成人的启发下,对其熟悉的认知对象归纳出共同特征的能力。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概念,可以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进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进展是通过结构的改进和转换而实现的。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认识结构的起点和核心。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使认知不断地由低段向高段进展。概念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图式。如,开始幼儿对鱼的认知图式可能为:在水里生活,能游的动物,显得笼统而又模糊。在感知和比较了虾、海龟、带鱼、金鱼、鲫鱼等水生动物后,幼儿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鱼的共同特征:在水里生活,有鳞、有鳍、有鳃呼吸。鱼的概念形成了,孩子原来关于鱼的认知图式通过顺应也得到了改进和变换。接着,孩子又会充满兴趣地对其他水生动物进行感知推断,那些符合鱼类概念的认知对象被同化到这一认知图式中。这时,老师可以让孩子感知蓝鲸、海豚等外型类似于鱼的水生动物。通过观察,幼儿会发现这些类似鱼的动物与鱼的概念内涵不完全相符,从而把它们排除在鱼类的概念之外。在此过程中,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大,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明确了科学活动中概念的作用之后,我们必须培育幼儿的科学兴趣,培育幼儿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应着重从科学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究。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科学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 幼儿的认知具有直观性特点,环境则为他们的认知提供直观的物质基础和依托。科学教育活动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则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育幼儿关怀环境、观察环境、主动与环境互动的情趣和良好习惯,引发幼儿主动产生探究环境科学现象的行为。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