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就业为导向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初探以就业为导向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摘要:就业是学生、家庭、高校、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对于园艺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就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在分析就业趋向、就业特征和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观念引导、优化人才培育方案、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平台建设、根据企业所需调整课程设置的设想,探寻培育学生实践能力的良方。 关键词:就业;园艺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魏巍(1981-),男,安徽淮南人,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夏海兰(1981-),女,江苏盐城人,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淮安 xxxx)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XX)32-0174-02 自 1999 年高校实施扩招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驶上了快车道。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业难的潮流已经席卷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面临新情况:不少硕士生逐渐放低姿态来切分原本属于本科生的市场份额,本科生遭遇“论技术能力比不过高职生,论理论深度又强不过讨论生”的尴尬局面。 一、毕业生的就业趋向 总体而言,近几年我国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可归纳为:一是考研,二是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三是创业。其中,考研包括跨专业考研和在本专业领域内考研;就业又可分为专业对口和非专业对口。就业趋向:无论是在就业的区域选择,还是在单位选择方面,均表现出市场经济导向下的人才流动特点。在区域上,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聚集;在行业分类上,主要向高产值、高收入行业聚集;在单位性质上,主要向企业单位聚集;就业方式上也逐渐呈现出灵活性趋向,这是市场自主调节的必定结果。[1] 自实施双向就业选择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式上逐渐呈现灵活性的趋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淡化了“专业对口”的传统观念,这在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上有所体现。以淮阴工学院近 5 年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专业对口(从事园艺及相关工作)的约占三分之一;非专业对口(企事业就职、自主创业、讨论生学习、学生村官、服务苏北计划、西北计划等)约占三分之二。 二、江苏省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江苏省地处沿海地区,属经济发达省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相对较多,就业环境相对较好。但各行各业的就业竞争依旧相当激烈,究其原因主要是需就业的生源过多,大致情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