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VIP免费

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_第1页
1/5
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_第2页
2/5
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 近一百年过去,马约翰的声誉越来越高。马约翰的个人传记,就是一部清华体育史。 清华大学西操场西侧、“四大建筑”之一体育馆的北侧,有一座人物雕塑以坚毅的目光凝望着西操场。他是马约翰。 在中国体育界,马约翰太有名了:在实践上,1905 年,他曾代表中国获“上海万国田径运动会”(由境内国人与外侨参加)一英里赛冠军;1910 年,他代表上海赴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获学校组 880 码赛跑冠军;1936 年,他又出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总教练,与王正廷共同带领中国队参加了在柏林进行的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58 年,76 岁高龄的他和清华土建系的一位中年教授合作,轻松地夺得北京市网球双打冠军,首创了 76 岁老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的纪录……在理论上,早在 1926 年,他就写出了《体育的迁移价值》等重要论文,提出“动是健康的源泉”“体育活动不只是体育本身的教育,也是性格方面的教育”“体育可以带给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培育人的社会品质一一公正、忠实、自由”等一系列重要理论。 马约翰,一部清华体育史 在清华,马约翰更有名:据他在《我在清华教体育》一文中回忆:关于清华体育的普及,是由他提倡起来的。清华体育的一些器械,当时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买来的,但是训练方法,如几百套的徒手操、拉力器的练法、田径球类的练法、各种矫正体格的方法、洗澡怎么洗法,以及体能的测验方法等,都是由他制造的,不是从美国搬来的。马约翰在清华工作了 52 年,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清华,前北京大学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周培源,水利发电学家施嘉炀,数学家赵访熊,文学家梁实秋,近代比较文学的先驱吴宓等,都是他在清华教过的学生。清华校园里室外人物雕塑只有四座,其中一座就是马约翰,另外三座则是朱自清、闻一多和吴晗。 上世纪 50 年末,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曾在全校体育干部会上讲过这样一段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话:“你们看,马老今年已经 76 岁了,还是面红身健。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这句话,就慢慢演变为那句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马约翰的个人传记,就是一部清华体育史。在清华的校史上,马约翰的地位,与梅贻琦校长、蒋南翔校长,朱白清教授、闻一多教授、叶企孙教授、梁思成教授等人并列。 或许是他太有名了,人们常常忽略了他的一个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体育教授马约翰的遗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