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文教学中换位的思考与构想作文教学中换位的思考与构想 新课改已经很多年了,但我们发现课堂上老师当红花学生当绿叶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学生等着老师“填”知识“灌”学问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于我们的老师非常敬业,生怕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自己,唯恐那一丁点儿知识没有给学生传授到位,所以还在重复着昨日的事情,唱着昨日的歌谣,致使把学生读书的兴趣“喂”得所剩无几了,把学生的制造热情几乎“唱”灭了,再加之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中学生又有几人在读文学作品,主动从经典中去吸取营养呢?表现在作文写作上照猫画虎现象成风,创意乏味;应试八股现象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和感悟,缺乏观察能力所致;另一方面恐怕主要还是老师越俎代庖过多,创新引导不够。为了改变这种“失位”、“错位”的现象,让师生都真正回归本位——老师搞好主导,学生做好主体,我们特提出本课题。 这里所说“换位”的“位”从宏观上看就是教法、学法和文法,“换位”就是换一种教法,换一种学法,换一种文法。它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换位”的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一个个鲜活的人,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制造,学会做人,学会观察社会,学会自我评价。“换位”的原则是“人家骑马我骑牛,独辟蹊径自己走”。“换位”的方法是讨论读者、讨论对手、讨论自己。 换一种教法,这是对老师教学提出的要求。过去我们教学重“解惑”(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解答),轻“传道”(对学生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的提升);重“技巧”(对方法的传授),轻“能力”(对学生思维品质、主动求知、自我反思以及完善提升的培育);重“老师”(老师还是课堂的主宰),轻“学生”(学生仍是课堂的陪衬)。表现在作文教学上就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三种模式:其一、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自己写,然后老师搞一节作文讲评课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读一下,搞几句点评;其二、上一节作文指导课,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成文;其三,作文讲评课老师一般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唱独角戏——读、评全包。这种教法,老师基本上没有进行角色的换位——把自己设想成学生,而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评你改,我主动你被动,很少从转换角色后——把自己设想成学生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去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谈不上价值取向、情感体验。其次,它面对的不是全体学生,而只是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