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依法建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长效机制依法建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长效机制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既是建设“两美”浙江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浙江的大平台、试验田、试金石和活教材。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有序推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战略举措,既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之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要有法可依、有案可循、有力可借,必须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文化和法治方式,通过讨论和解决“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的立法、执法、普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发挥好法治的重要作用。 一、重视普法,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谈法治,说法治”,一个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要。社会公众和企业作为参加“五水共治”的重要主体和主要受益者,是否具有维护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五水共治”工作成效。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组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法制宣传队伍、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培训,以及进行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为主题的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等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使公众和企业了解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的权利与义务,自觉提高环境法律意识和水平,积极参加创建美好环境,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监督环境和土地违法行为,做环境资源保护的自觉践行者。 要重点围绕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辐射等污染防治和资源有偿使用 、生态补偿、生态修复以及食品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的环境,让人们对法治充满信心。通过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动员和引导广阔市民自觉参加法治实践,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加快环境资源立法,使“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有法可依 新修订的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环保法”,并将于明年正式实施;而违法建筑形成原因复杂,往往是一个建筑违反多部法律法规,涉及多个法律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规执行主体。因此,要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加快浙江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出台步伐,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监管制度,加快讨论制定和实施水权制度;要修改完善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住宅区物业管理办法,使全省大规模拆违行动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推动;加强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