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借助练习读懂教材借助练习读懂教材 摘 要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小数除法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的难点。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对于要求计算的题目都做得比较好,但是对于类似 32.4÷0.8○32.4 这种比较大小的题目错误却较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教学的哪个环节疏忽了?笔者就此通过研读教材以及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发现学生的数感培育并不仅仅在于新课例题之中,还要关注到课后的每一道习题,充分利用习题,感受习题的用意,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数感的培育也不仅仅局限于计算的方法,还要关注到学生对于计算结果的再思考。 关键词 小数除法;练习;数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XX)22-0200-02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之后,在复习阶段,几乎每张试卷都会有类似 32.4÷0.8○32.4 比较大小的题目,在以往,遇到这样的题目。笔者总是匆匆带过,认为没有必要好讲,最便捷的方法是估算,实在不行你就笔算一下,总能正确比出它们的大小,错误率也不至于太高。但是在做这一类问题的时候,笔者却发现班级学生常常在此类题目上犯错。面对这样的错误率,笔者不禁开始反思,究竟是自己在哪个教学环节做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对这类题目掌握不好。 一、重读教材,练习中找寻“遗失”的知识点 教材将小数除法这块知识点安排在五年级上册,是在小数乘法的学习之后展开教学的。首先在小数乘法的学习中,教材在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之后,在”做一做“题 2(图 1)中安排了一个数与几个不同的数相乘的对比练习,并引导学生在计算之后观察比较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并总结出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使学生在计算之后逐步建立起小数乘法的数感模型,让学生在小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乘法计算时对积的大小有更深的体会。 然后在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教材在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之后,在练习七中出示了“第九题:计算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图 2)在这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已经将每一组题目分成 3 层:①除以大于 1 的小数,②除以 1,③除以大于 0 小于 1 的小数,教材的用意就是让学生在计算之后,再度回顾对比,纵向观察发现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系下,商随着除数的变小而增大,同时横向观察总结出,一个数(0 除外)除以一个比 1 大的数,商比被除数小,一个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