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22 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大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可能成为自 2022 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区间的总体特征。 2022 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的一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经受了雨雪冰冻灾害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等国内国际严峻形势的考验。进入二季度,雪灾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蔓延,一场大地震又突然降临,为中国经济平添了不少变数。面对这样的“三重冲击”,中国经济在2022 年将呈现怎样的走势,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 通货膨胀压力有增无减 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 2007 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的走势,并且因遭受雪灾的短期影响,下降幅度明显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 个百分点,比 2007 年全年回落1.3 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当时雪灾的情况比较严重,国民经济能够继续保持 10%以上的较快增长势头,应该说整体形势明显好于预期。 与此同时,价格上涨的压力有增无减。受雨雪冰冻灾害、食品等价格高涨以及进口商品价格走高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价格上涨加快。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8%,其中2 月份受雪灾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8.7%,环比上涨 2.6%,上涨幅度较大;雪灾和春节之后部分产品价格的绝对水平有所下降,使得 3 月份同比涨幅下降,环比出现负值,但4 月份价格水平又略有回升,同比涨幅较3 月份也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较强的上涨势头。 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2007 年下半年经济减速、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态势,这样的走势将对 2022 年未来时间形成重要影响。 经济增速将继续下降 社会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相互耦合的结果。下面我们对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各项因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判断,以便能够对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 消费实际增速可能明显下降 从社会总需求的未来变化来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看清楚的是消费的变化。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0.6%,同比加快 5.7 个百分点,名义增速创 12 年以来的新高。但由于一季度商品零售物价涨幅高达7.4%,如果扣除物价因素,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