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 Φ 3. Φ 3.75 Φ 5.0 单点直径 3.0mm 3.75mm 5.0mm 单点间距 4.0 mm 4.76 mm 7.62 mm 单元板尺寸 256mm X 128mm 304mm X 152mm 488mm X 244mm 像素密度 62500 点/㎡ 44100 点/㎡ 17200 点/㎡ 平均功耗 250W/㎡ 200W/㎡ 180W/㎡ 显示颜色 双基色:红色、绿色、黄色 显示灰度级 各种基色均为非线性校正的 256 级、双基色共可显示65536 种颜色 供电要求 输入电压为 220VAC 50Hz,单相三线制 系统环境要求 摄氏-5~45 度,温度 30%~90%R 控制方式 计算机联网控制、屏幕像素与计算机监视器逐点对应 通信距离 1000 米(无中继) 寿 命 大于 10 万小时 最大亮度 去年年底讨论的行业《标准》中,对于“最大亮度”这个重要性能没有给出明确的特性要求,这是符合 GB/T1.2-2002 的。在《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5.4.3 由供方确定的数值“中提及:“如果允许产品存在多样化,则产品的某些特性值可不必做出规定(尽管这些特性对产品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因为 LED 显示屏的使用环境千差万别,照度(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环境亮度)不一样,所以”对于大多数复杂产品,只要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则由供方提供一份性能数据(产品信息)一览表比标准中给出具体的性能要求更好”。这些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但这样也就造成了在竞投标中不切实际的互相攀比,用户对此又不了解,致使许多标书中要求的“最大亮度”往往远远高于实际需要。因此,建议为了引导用户正确理解 LED 显示屏的“最大亮度”这个性能指标,行业有必要给出一个指导:在某些场合,在不同照度的使用环境下, LED 显示屏的亮度达到什么值就可以满足要求。 2 基色主波长误差 将基色主波长误差指标,从“基色波长误差”改到“基色主波长误差”,更能说明这个指标反映的是 LED 显示屏的一个什么特性。颜色的主波长相当于人眼观测到的颜色的色调,是一个心理量,是颜色相互区分的一种属性。而这个行业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从字面上,用户是无法了解到它是反映 LED 显示屏颜色均匀性的一个指标。因此,是引导用户先弄明白这个术语,而后再理解这个指标?还是首先从客户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 LED 显示屏,再给出用户能明白的浅显易懂的性能特性?就象前面提到的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中关于产品标准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