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与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浦东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就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在劳动力就业总量较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动不相协调、户籍人口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以及外来劳动力竞争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要实现充分就业还有一些距离。努力提高本地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与职业转换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为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能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新区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对浦东新区户籍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本课题在分析浦东新区年度统计资料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的同时,还实施了1000 个样本的问卷调查。本报告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外延;第二部对浦东新区的人口与就业状况作一背景分析;第三部分是关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第四部分对浦东新区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进行优劣势分析;第五部分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产业因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着重从劳动部门的角度提出浦东新区提升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外延近年来,理论界与经济界对竞争力研究较多。竞争力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优势。作为能力的竞争力是指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作为优势的竞争力是指社会组织相较其他组织所具备的竞争地位。竞争力研究一般应用在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等层面。国家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四大主要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政府的作用和机遇两大因素也有重要影响。城市竞争力一般指城市凭借其所拥有的资源或者所吸纳的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优于其他城市创造与实现价值和财富的优势与能力。企业竞争力* 本报告为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课题报告的部分内容。由刘社建、王振执笔。是指企业在一定环境下的生存发展能力,这种生存发展能力体现为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下所持续拥有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创造价值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适应顾客和市场需求并实现价值或获得不断的盈利和发展的能力。就业竞争力虽然在一般就业研究中使用的较多,但相关文献中并没有对就业竞争力做出明确而清楚的阐述。一般而言,就业竞争力是指劳动者依靠通过教育、培训与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