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 各力和组合的解释 (帮助“01 荷载组合”里截取) 提示:在施工阶段分析后,程序会自动生成一个 Postcs 阶段以及下列荷载工况。 Postcs 阶段的模型和边界为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定义的“最终施工阶段”的模型,荷载为该最终施工阶段上的荷载和在“基本”阶段上定义的没有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的所有其他荷载。 恒荷载(CS): 除预应力、收缩和徐变之外,在各施工阶段激活和钝化的所有荷载均保存在该工况下。 施工荷载(CS):当要查看恒荷载(CS)中的某个荷载的效应时,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的“从 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CS:恒荷载工况中分离出荷载工况(CS:施工荷载)”中将该工况分离出来,分离出的工况效应将保存在施工荷载(CS)工况中。 钢束一次(CS):钢束张拉力对截面形心的内力引起的效应。 反力: 无。 位移: 钢束预应力引起的位移(用计算的等效荷载考虑支座约束计算的实际位移) 内力: 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大小和位置计算的内力(与约束和刚度无关) 应力: 用钢束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 钢束二次(CS):超静定结构引起的钢束二次效应(次内力引起的效应)。 反力: 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计算的反力 位移: 无。 内力: 因超静定引起的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内力(用预应力等效节点荷载考虑约束和刚度后计算的内力减去钢束一次内力得到的内力) 应力: 由钢束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 徐变一次(CS):引起徐变变形的内力效应。徐变一次和二次是 MIDAS 程序内部为了计算方便创造的名称。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徐变引起的位移(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的位移) 内力: 引起计算得到的徐变所需的内力(无实际意义---计算徐变一次位移用) 应力: 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无实际意义) 徐变二次(CS):徐变变形引起的实际徐变内力效应。 反力: 徐变二次内力引起的反力 内力: 徐变引起的实际内力 应力: 使用徐变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 收缩一次(CS):引起收缩变形的内力效应。收缩一次和二次是 MIDAS 程序内部为了计算方便创造的名称。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收缩引起的位移(使用收缩一次内力计算的位移) 内力:引起计算得到的收缩所需的内力(无实际意义---计算收缩一次位移用) 应力: 使用收缩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无实际意义) 收缩二次(CS):收缩变形引起的实际收缩内力效应。 反力: 收缩二次内力引起的反力 内力: 收缩引起的实际内力 应力: 使用收缩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 合计(CS): 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