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MIDI技术基础理论VIP免费

MIDI技术基础理论_第1页
1/8
MIDI技术基础理论_第2页
2/8
MIDI技术基础理论_第3页
3/8
MIDI 技术或许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领域。在中国,更多的人是通过MIDI 开始了解计算机技术在电子音乐中的运用的,因此,MIDI 音乐几乎成了计算机音乐的代名词(至少在很多人心目中,计算机音乐就是MIDI 音乐)。而且,有关MIDI 方面的技术理论、软件学习书籍也版得很多。在此,笔者为 MIDI 专设一章,似乎多余。但作为一部相对完整的计算机音乐技术理论书籍,笔者不可能略过MIDI 技术。再者,市场上有关MIDI 方面的书籍虽然很多,但多是软件学习等技术应用类型的书籍,其基础理论方面虽涉及,但系统、完整者不多。 或许,这正是笔者需要补充的部分。当然,只用一章的篇幅论述 MIDI 技术,在很多细节方面一定是挂一漏万,不可能详细,但本书的宗旨还是强调系统的、基础性的理论阐述。希望能给读者一个系统阐明的理论架构。 1 MIDI 基本概念 MIDI,本是一个商业行业技术协议的缩写。英文全称为 Mu sical Instru ment Digital Interface,可译为“音乐设备数字接口”。这种接口的作用就是使用各种电子乐器之间,以及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通过一种通用的通讯协议进行联络。 20世纪80年代,电子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采用,大大推进了电子音乐设备的发展,合成器的数字化,使一般的电子琴也多采用了CPU 控制技术,于是,五花八门的数字化电子乐器层出不穷,各个生产厂家往往使用各自不同的技术模式和规范来设计、制作声音,这使得音乐家们渴望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连接不同品牌的乐器设备,以便使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一个键盘演奏多种乐器。MIDI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1982年,国际乐器制造商协会的十几家厂商通过美国Sequ ential Circu its 公司大卫.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1983年,MIDI 协议1.0版正式制订出来。此后,所有的商业电子乐器设备的背后都出现了几个五孔 MIDI 插座,乐器之间终于有了统一的连接规范,而不在存在“语言障碍”了。 最初 MIDI 制订的目的,只是一个行业协议,它确立了以下几项条款:1、MIDI 设备之间用电缆方式连接。2、明确了电子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电路。3、确立了MIDI 信息的类型。4、规定了每一种 MIDI 信息的格式和内容。但出乎大家所料的是,MIDI 协议的出现不仅为电子乐器之间的联络确立了规范,使世界电子乐器工业制造从无序进入有序,从而大大拓展和活跃了电子音乐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为计算机与电子乐器之间建立了相互沟通的桥梁,为计算机技术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IDI技术基础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