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组织培养实施方案一、白及简介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甘根、连及草、地螺丝、羊角七、皲口药、利知子、刀口药、鱼眼兰等。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等地。其味苦、甘、涩,性凉,归肺、胃、肝经。以块茎供药用,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又因白及为地生兰的一种,花开艳丽,被作为庭院、居室及园林景观绿化苗木大量应用。白及一般生于海拔 110――3200m 的山野、山谷较潮湿处或林下半遮阴地带,喜温暖、稍阴湿的环境,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需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稍耐寒,冬季可在地下越冬。白及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蒴果 10〜30 万粒),但这些种子没有胚乳,自然萌发率极低,繁殖困难,但白及胚的薄壁细胞贮存大量的蛋白质、油脂和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种子萌发的营养成分,因此白及种子在保湿的情况下可以萌发,是兰科植物中种子易萌发的类型。传统的白及繁殖方法大多以分株为主,即将块茎分成小块种植,但繁殖系数低,大面积发展对种源消耗大,不宜推广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采用白及组织培养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取种苗,且成本相对较低,是提高白及产量的强有力措施。目前,国内研究资料报道的白及组织培养方法各异,所采用的外植体各不相同,且培养基及其中所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规格也千差万别。二、白及组织培养技术路线参照植物组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式,可通过 4 种途径获得白及再生植株:一是由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再生植株;二是愈伤组织产生胚状体而再生植株;三是由侧芽或顶芽再生植株;四是由茎尖产生原球茎而再生植株。4 种方式各有利弊,传统认为采用侧芽或顶芽发育途径获得的后代性状较稳定,但因为白及原球茎带有大量共生菌,组培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结合卢氏当地实际,探索采用白及无菌播种的技术路线,通过不同浓度和培方的培养基实现白及组织培养的最佳技术路线,建立白及快繁体系。白及组织培养完整的技术路线如下:经过试验优化后的技术路线为:白及 f 种子(采集优质种源蒴果)f 表面消毒一无菌播种(MS 培养基等)一原球茎(分化诱导)一白及小苗(分株、扩繁)f 壮苗生根(炼苗)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