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同学们:大家好。在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纪念杜甫流寓陇右(同谷)1250周年学术研讨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广大杜甫研究专家们和研究人员相聚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陇南师专全体师生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中国杜甫研究会、天水杜甫研究会的各位专家、会员以及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校是年轻而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20XX年XX省xx县师范学校与XX省xx县师范学校合并建立XX省陇南师范学校,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改建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前身省立xx县乡村师范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331亩,建筑面积12.5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77.4万元,馆藏图书35.6万册,中外文期刊858种。建有设备齐全的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图书馆和标准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拥有cnki期刊数据库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语言室、实验室、千兆校园网,接入了cernet和chinanet,装配了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卫星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网络化。学校现有教职工365人。专任教师25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4人,讲师108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0人,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教师32人,外聘教授7人,客座教授33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普通专科生4918人。学校内设16个处室职能部门、2个校级科研机构、1所附属实验学校和10个教学系,有15个教育类专科专业,4个非教育类专科专业和6个成人教育类专科专业。设立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函授站和西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教学点。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持志须坚,力行以苦,朝夕勤奋,兼善求达的早期校训,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已为陇南及周边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各类人才,为第1页共5页陇南以及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大家能形象直观了解我校,请各位与会朋友利用会余时间,在我校多走走、多看看。距今1250年的唐代干元二年(公元759年),诗圣杜甫于7月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携妻带子,翻越陇坂到达秦州。十月,离开秦州赴同谷,十二月离开同谷入蜀,经历了他人生中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的不寻常阶段。诗人不幸文学幸,杜甫在陇右的秦州和同谷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创作了117首诗作,留下《秦州杂诗》、《凤凰台》、《同谷七歌》等脍炙人口的光辉篇章。杜甫在秦州和同谷的创作,给现今天水、陇南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两地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不朽的诗篇,一直吸引着后世历代学者的关注,由此增添了天水、陇南厚重的人文积淀。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议题,积极探讨,深入交流,充分展现新的研究成果。由于条件有限,对会议服务工作不到的地方,请各位代表批评指正。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篇二】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在金风送爽的深秋时节,我们相会在榕城,“七闽天东南,群山号未绝。”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此次会议的召开付出艰辛劳动、辛勤汗水的福建中医学院领导以及全体会务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面对西方科学的挑战,面对国内部分人士的非议,中医药事业受到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尤其是今年更是喜事连连。5月国务院发布22号文《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就是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出要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7月召开了500多人参加的全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四年来我们分会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传播与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