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材分析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 版选修 2-1 第二章§ 2.2.1的内容 , 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它是本章也是整个解析几何的重要基础知识,是高考重点考查章节。2.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与教材前后的联系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继学习圆以后运用"曲线和方程 "理论解决具体的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从知识上说, 它是对前面所学的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说, 它为我们研究双曲线、抛物线这两种圆锥曲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3. 教学重、难点剖析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重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坐标化的基本思想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坐标法的应用关键:含有两个根式的等式化简4.课时安排:两课时二、学情分析1. 知识准备在知识方面,以前已有圆及其标准方程和曲线方程的学习,新知教学有很好的基础;2. 能力储备在技能方面,学生已适应高中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学生情况学生求知的欲望强烈,喜欢探求真理,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椭圆的定义。( 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化简椭圆方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椭圆概念的产生过程,学习从具体实例中提炼数学概念的方法,由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掌握数学概念的数学本质,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巩固用坐标化的方法求动点轨迹方程。( 3)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具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交流、反思,促进形成研究氛围和合作意识(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新知识体会到前人探索的艰辛过程与创新的乐趣( 3)通过对椭圆定义的严密化,培养学生形成扎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4)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简,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5)利用椭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和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