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儿童艺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英国学者研究发现, 播放莫扎特或巴洛克音乐给胎儿听,大部分的胎儿都有安静、稳定、轻松的反应; 相反,如果改放巴赫、 勃拉姆斯或贝多芬等的交响曲,胎儿的心跳次数及踢妈妈肚子的次数就会增加。可见未出生的胎儿, 在母体中就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感受力。小小的婴儿会为妈妈充满爱的轻轻的吟唱所着迷,专注地饱含深情地对视着妈妈的眼睛, 停止啼哭和吮吸小手。 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即使在穷乡僻壤,他们也会在墙上、路上、沙地里,用小石子、小木棍、小树枝绘出自己的想象、梦想、快乐和忧伤。儿童画中简化的形象、和谐的画面、富有表现力的线条、 大胆的颜色运用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常常使得成人叹为观止⋯⋯儿童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比比皆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欣赏的眼睛而已。1.儿童艺术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与成人的理性思维不同, 儿童是通过身体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理解客观世界和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印象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 挑战各种对自己的限制,达成经验和能力的突破。 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儿童同时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内在表达的需要, 这一需要可以导致儿童创造力的爆发,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使得各种表达方式都为儿童所用:身体、言语、唱歌⋯⋯因而,对于儿童来说,正因为“我感觉了,所以我看、我听、我唱、我跳、我画、我笑⋯⋯我看、我听、我唱、我跳、我画、我笑⋯⋯所以我存在”。儿童的审美体验与智力发展也是不断地、有机地交织为一体, 这种交织是真正自发的和不动声色的创造。 例如,孩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能发展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 而这一能力的发展, 也会更好地促进其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绘画对于孩子的视觉、 空间知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其更好地审美感知和提高绘画能力⋯⋯2.儿童艺术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与表达儿童艺术是儿童身体、 感知觉快感的自然抒发, 他们能把兴奋的、 稚嫩的跳动变为舞蹈, 能使发之于情感的、 不完美的声音连成曲调, 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指使。儿童艺术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保存了儿童的纯真, 体现了人类最初的真善美。对于儿童来说, 思维就是身体的知觉, 身体同时也是精神。 儿童自然地把内心的想象和梦想播撒于外在现实, 他们的外在世界又因内心的想象和梦想而变得更为丰富。 这种创造力改变着儿童自身以及他们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