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文中五方面 35 种常见差错,你我都犯过!抓紧看,能改过!公文中五方面 35 种常见差错,你我都犯过!抓紧看,能改过! 本文列举的是其中若干常见差错,希望引起广阔秘书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写作中注意避开。 一、句子中的常见差错 1.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 例如: (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 这个句子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改为“创建和谐社会”,以便跟前面几项并列的成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2.两个联合关系的词语宜根据事理顺序排列。 例如: (1)支持主任、副主任和其他同志的工作,增进和维护新成立的秘书处的团结。 句子中两个联合关系的动词宜根据事理顺序排列,而不宜颠倒过来。例如“保持和发扬”“巩固并提高”“继承和进展”。因此例(1)中的“增进和维护”宜写成“维护和增进”。 3.不丢失介词“与”。 例如: (1)这些人员享有外出执勤的工作人员同等的保护条件和福利补助。 这句话宜在“享有”后加介词“与”,构成“与外出执勤的工作人员”这一完整的介词结构。 4.不因句子长而丢掉宾语。 例如: (1)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恐怖主义、分裂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主义、极端主义思想…… 这句话宜在“极端主义思想”后面添上宾语“行为”(或“行径”等)。 二、词语运用中的常见差错 1.“标志”“标识”不宜连用。 例如: (1)尽快完善车站标志标识系统。 例(1)中的“标志”“标识”用一个“标识”即可。“标识”常用来指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图形。“地铁站的引导标识”“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说法是正确的。 2.“篡改”跟“窜改”用法有别。 例如: (1)不得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2)必须惩治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 例(1)至(2)中的“篡改”宜写成“窜改”。“窜改”表改动、删改,其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等。“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精神、学说、政策、指示等。例如: (3)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4)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不能篡改的。 3.“交代”跟“交待”用法不同。 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