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视角下的高校育人模式建构讨论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视角下的高校育人模式建构讨论 王充 摘 要: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是推动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化、基层团组织活力化、育人工作标准化的一种新颖的工具,建立一套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育人新模式是推行此项工作的核心。因此,就“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涵、意义、实施现狀展开论述,并提出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的新模式。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模式建构 高等教育从狭义上讲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二课堂是教学计划课程之外在校学生广泛参加的一切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升华[1]。“第二课堂成绩单”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记录载体,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和背景下,高校在第二课堂教育方面应主动探究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构建育人新模式,以实现激发教育进展活力的目的。 一、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在人才培育中的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进展的需要 教育部 20XX 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进展素养教育,着力提升质量,扎实推动教育内涵式进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可以充分借助掌上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依托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等各类应用程序,通过不断探究新媒体融合进展方向和路径,在电子终端运用和“互联网+”教育方面促进大学生素养进展和教育改革深度融合。 (二)培育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趋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是否适应经济新常态作为衡量人才培育质量的标准。这样就必须加强第二课堂在人才教育中的地位。“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学生成长的备忘录,更是导航仪,可以让学生重视并正视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深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投身创新创业,促进自身全面进展,从而消除“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牵动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工作的需要 “第二课堂成绩单”涵盖高校共青团绝大部分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可作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育人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在引导学生坚持学业的基础上,对团学工作和学生课外活动进行全方位管理,能够很好推动团学工作融入学校工作大局,促进第二课堂教育的法律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 (四)契合第二课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主要产品是课堂,课堂是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学生是需求方,课堂与学生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