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职业精神养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探究关于职业精神养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探究 【摘要】当前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下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经济持续健康进展的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已不仅是“实践性、操作型”的技能型人才,而更加注重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具有可持续进展能力的高素养人才。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主要定位于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着重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但忽视了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育。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人才培育方案,根据国情对职业精神养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育教学模式探究。 【关键词】职业精神养成;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教学模式 一、职业教育中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国家法律、法规为实现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的养成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 高职院校通过何种途径将职业精神养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国关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从 1996 年 9 月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起,其实就提到职业教育要严格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来执行,培育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在 20XX 年 9 月 13 日,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进展工作会议上要求高职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同时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到 20XX 年 9 月9 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进展行动计划(20XX-20XX 年)》中专门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此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人才培育方案,根据国情设计将职业精神养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进展的思想 马克思揭示了人的全面进展的特定内涵,即人的能力的全面进展、人的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养的综合提高、人的个性的充分进展、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进展、每个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进展和人的需要的全面进展。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一种通过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活动,也是一种对人的全面进展进行提高的有效方法。促使人的全面进展的职业教育在当代不管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有延伸,不仅指人的职业技能的进展,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