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县级小课题讨论工作的正确认识与价值的探讨县级小课题讨论工作的正确认识与价值的探讨 摘 要:小课题讨论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别的学习活动。适当开展小课题讨论,对于改善当前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育老师的讨论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综述的方式以及结合小课题的讨论实践经验总结的方式,对县级小课题讨论的认识与价值进行探讨,希望在教育界引起到更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县级小课题;讨论工作;正确认识;价值 引言 长期以来,中小学老师对教科研总是“雾里看花”,心存误解和疑虑。一方面,不少老师认为教科研是聋子的耳朵,只是一种装饰脸面的器官,只中看不中用,更有一些老师把教科研当作加薪升职称的敲门砖,认为教科研就是为了评职称加分、为获得各种荣誉的一种工具,更有人认为小学老师搞科研都是为学校的领导争光,为学校迎接各種检查、为学校创建荣誉的摆设。长久以往就形成了一种负面的思想。导致一些学校和老师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是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需要认仔细真地选题,实实在在地讨论,不是把精力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而是放在争取课题立项之上,结果是课题设计阶段和结题阶段两头忙,讨论过程空荡荡。这样的讨论完全失去了学校和老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它不仅脱离了学校,远离了课堂,解决不了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更无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事业的进展,更无助于老师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假、大、空”的教科研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阻碍了教育科研的进展。 一、要正确认识小课题 小课题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老师个人或科组老师共同确立、讨论的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它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小课题讨论既是相对于大课题讨论而言的,也是相对于老师反思活动而言的。老师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体围绕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记述、分析,与小课题讨论一样,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但这些反思活动形式缺乏课题讨论的法律规范性,所以不能称为课题讨论。小课题讨论与大课题讨论一样属教研中的课题讨论,尽管其法律规范化程度不如大课题高,而小课题讨论是介于大课题讨论与老师反思活动之间的教研活动,属于学校教研的第三条道路[1]。 小课题讨论,是老师基于解决自身的教育教学困惑或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微观的应用讨论。小课题讨论是自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