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姚晨 医院门诊每日接诊量巨大,护理人员需要面对众多患者和家属,对其专业综合能力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对门诊管理制度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多方面综合条件直接反应了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相比其他科室,门诊输液室每日接诊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强,人员集中且年龄相差不大,病种复杂多样,护理工作繁重,同时也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对护理管理方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以及安全事件的发生,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对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优化[1]。品管圈在医院各科室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旨在实现工作场所的管理与完善,通过全员参加,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充分调动工作人员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推动整个护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本次以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 80 例患者以及 30 名护士为对象,探讨分析了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 80 例治疗患者和 30 名门诊输液室护士来参加讨论,抽签将所有人均分为两组,每组中包括患者 40 例、护士 15 名。对比 组 内 男 女 患 者 比 例 为 1 : 1 , 年 龄 范 围 在 6 ~ 18 岁 之 间 , 平 均 年 龄(11.68±2.16)岁;护师 4 名、主管 5 名以及 6 名护士,工作年限 1~15 年,平均年限(5.68±2.43)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 21 例,女性患者 19 例,年龄 6~18 岁,平均年龄(12.26±2.33)岁;护师 3 名、主管 5 名以及 7 名护士,工作年限 1~14 年,平均年限(5.52±2.39)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② 不存在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患者;③ 年龄在 6~18 岁范围之间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② 讨论中途因任何原因退出的患者。1.2 方法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法律规范对门诊输液室的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和药品说明。 观察组实行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室内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标识做进一步完善,增强标识的醒目效果,适当简化输液流程图,方便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年龄患者的识别理解。调整优化输液室环境,完善各项基础配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