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加权像高信号的产生机制 一般认为,T1 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多由于出血或脂肪组织引起。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1加权高信号尚可见于多种颅内病变中,包括肿瘤、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以及某些正常的生理状态下。 在射频脉冲的激发下,人体组织内氢质子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射频脉冲终止后,处于激发状态的氢质子恢复其原始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在弛豫过程中,氢质子将其吸收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若质子及所处晶格中的质子也以与 Larmor 频率相似的频率进动,那么氢质子的能量释放就较快,组织的T1 弛豫时间越短,T1 加权像其信号强度就越高。T1 弛豫时间缩短者有 3 种情况:其一为结合水效应;其二为顺磁性物质;其三为脂类分子。 一. 结合水效应 小分子的自由水(如脑脊液)具有非常高的运动频率,它的运动频率要远高于MRI 的Larmor频率,其 T1 弛豫时间也远长于身体内其他组织,所以在 T1 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如在水中加入大分子的蛋白质,那么具有极性的水分子会被带有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吸引而结合在蛋白质分子上,从而形成一个蛋白质水化层。在此蛋白分子水化层内的水分子受蛋白分子的吸引,致使水分子的运动频率下降,接近于Larmor频率。使其 T1 驰豫时间缩短,故 T1 加权成像时呈现出高信号改变。 二. 顺磁性物质 顺磁性物质的特点是含有不成对的电子,常见的有铁、铬、钆、锰等金属、稀土元素及自由基。在磁场中顺磁性物质的磁进动与组织内质子进动相互作用,产生一个随机变化的局部微小磁场,这个微小磁场的变化频率与 Larmor频率接近,从而使 T1 弛豫时间缩短。 三. 脂类分子 纯水分子非常小,运动频率非常高,远高于Larmor频率。大分子如蛋白质和 DNA 分子运动频率较慢,低于Larmor频率。所以大、小分子在 T1 加权上均呈低信号。脂类分子为中等大小,其运动频率高于蛋白质,低于纯水,与 Larmor频率相似,所以 T1 弛豫时间短,T1 加权像呈高信号。 正常脑组织的MR 信号特点 水 水分子较小,它们处于平移、摆动和旋转运动之中,具有较高的自然运动频率,这部分水在 MRI 称为自由水。如果水分子依附在运动缓慢的较大分子蛋白质周围而构成水化层,这些水分子的自然运动频率就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这部分水又被称为结合水。自由水运动频率明显高于Larmor共振频率,因此,T1 弛豫缓慢,T1 时间较长;较大的分子蛋白质其运动频率明显低于Larmor共振频率,故 T1 弛豫同样缓慢,T1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