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 频 切 换 1 引言 WCDMA 系统支持多载波的网络部署,采用多载波提高网络容量是WCDMA 系统的重要手段,当单载波无法满足一些高话务地区的容量要求时,就需要通过增加载波的方式来提高网络容量,现阶段一般为2~3 个(FDD)(如图1),对于多载波网络,载波之间的切换成为异频切换。虽然通过异频硬切换可以达到载频间的负载平衡、各载频间的无缝接续、对于分层小区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合理配置,但是在进行异频切换时,由于采用了压缩模式,它占用了无线资源,同时采用了定时重建的切换方式增加了切换时间和掉话风险,因此异频切换问题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比如切换失败可能导致掉话,频繁切换会浪费大量的网络资源,异频切换比例过高会消耗过多的前向容量等等。 图 1 网络分层结构图 2 异频切换算法 异频切换典型过程为:测量控制—>测量报告->切换判决—>切换执行->新的测量控制。切换算法根据切换判决所需要的测量值、切换控制方法、切换类型选择等来决定UE如何进行切换测量以及报告规则,再根据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判决,引导切换执行。切换算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测量控制参数配置中,下文将论述切换算法。 异频测量事件用2X来标识。事件2A、2B、2C、2D、2E中用到的频率质量估计定义如下: ,10)1(10101HLogMWMLogWLogMQjBestjNijijjcarrierjcarrierjA 式中, Qcarrierj 是对频率 j 的质量估计值的对数形式 Mcarrier j 是是对频率 j 的质量估计值 Mi j 是对activ e set 内频率为j 的小区i 的测量结果, NA j 是activ e set 内频率为j 的小区数 MBest j 是active set 内频率为j 的信号最强小区的测量结果 Wj 是加权系数 H 是磁滞值 在描述2x事件前,要先明确两个概念:“non-used frequency”是UE需要测量但是不在激活集里的频率。“used frequency” 是UE需要测量而且在激活集里的频率。 1) 事件2A:最好频率发生变化 如果non-used frequency 的质量估计值要好于 used frequency 里最好小区的质量估计值,而且满足磁滞值条件和触发时间(time to trigger)条件,就会触发事件2A。 2) 事件2B: used frequency 的质量估计值低于某一门限,而且 non-used frequency 的质量估计值高于某一门限 如果used frequency 的质量估计值低于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的IE“Threshold used frequ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