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24000 Best Practise (一 ) – CHA Processor Sharing 准备一个系列的文章关于XP24000 Best Practise,及最佳操作实践,通过这些最佳的做法和方式,使XP 磁盘阵列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最佳。文章没有什么前后顺序,可能会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实在抱歉。 先来说说CHA Processor Sharing,主要功能是当CHIP 中的处理器负载程度达到50%以后,其他的处理器可以帮助处理部分IO 请求,避免在同一块CHA 上出现负载的热点,需要说明的是,该特性只针对写操作有效,对于读操作是无效的,这也就是有时我们通过XPPA 或其他性能监控工具看到,某一个CHIP 的某一个处理器负载在60%甚至更高,但是其他处理器几乎空闲,第一反应,这是典型的读IO,备份的可能性很大。 CHA 除了Processor Sharing 以外,对于IO 的类型也是敏感的,特别是顺序类型的IO 操作,对于顺序IO 读, CHA处理器会从后端磁盘中预抓取部分数据,用以保证Cache 的高命中率,对于顺序IO 写,CHA 会在Cache 中处理全部的校验IO,批量的写入后端,同时CHA 会根据IO 情况出发其对应读写Cache 的比例。 XP24000 Best Practise (二 ) – Concatenated 继续昨天的讨论,想说说Concatenated,直接翻译过来“连接或联合”, XP 之所设计出这种磁盘的组合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考虑更多的底层磁盘的Striping,以应对更多的来自Host 的 IO 请求,毕竟传统的Array Group 只用4 块硬盘,即使通过7D+1P 或是6D+2P 的方式,也只有使用到8 块硬盘,但是通过Concatenate 的方式,可以轻松的striping到 32 块物理磁盘,以便达到更高的IOPS。 但是在操作Concatenate 的时候,问题出来了,如何选择RG( Raid Group),对于Raid5/6,这个比较好选择,XP 只可以通过连接/跨越DKA 的方式实现,也就是说R3 和 R5, R4 和 R6 ( concatenation,如果不考虑DKC0 的话,也就是DKU 上下HUD 进行striping),但是对于Raid1( 4D+4D)来说就有两个选择了,可以跨越DKC,也可以在一对 DKC 内实现,实际对于4D+4D 来说,通过XP 的 Raid 选择方式是无法选择的,必须通过concatenate 的方式手动实现,所以就会出现以上的两种选择,参考了很多文档,官方也没有一种明确的说法该如何去实现4D+4D,所以我觉得两种方式都ok,在实际环境中,两种方式本人都亲自配置成功过,以下的说法很有参考性。 “There is no rule or limitation which R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