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 动 教 育 项 目 案 例 一 等 奖 】 “追 根 稻 底 ”——小学劳动 项 目 实践活动 方案 项目背景 本案例研究项目是结合浙教版二年级上册劳动《烹饪劳动乐趣多——我是做饭小能手》拓展的。结合时节,将烹饪劳动进行向前拓展,追根“稻”底。秋意浓,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洋溢着成熟的喜悦,那模样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利用金秋时节稻谷丰收的有利时机,家校携手,开展了割稻、晒谷、做饭等系列劳动技能的培养,在追溯白米饭的源头中进一步实践劳动,体验 “粒粒皆辛苦”,促进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跨学科内容 以割稻、晒谷、做饭等劳动技术为核心内容,横跨科学、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 项目目标 劳动观念 通过稻谷收割、晾晒保存、动手做饭等全过程实践,认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生发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劳动思维 能运用各学科知识和学理,筹划稻谷收割、保存和做饭等全过程中,初步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积极劳动思维,激发对稻谷变成白米饭探究的兴趣。 劳动能力 在亲历稻谷采收、保存、动手做饭等全过程实践中,能借助网络或书本查阅资料,初步掌握稻谷采收、翻晒、做饭等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 在稻谷采收、翻晒、动手做饭等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学会正确、安全使用镰刀、电饭煲等劳动工具,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等劳动习惯,培养积极实践、勇于克服困难的劳动品质。 项目过程 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化实践和体验,在项目的四个实践任务驱动下,推进项目劳动教育持续深入。具体项目安排和要求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劳动任务,课内外相结合 ,学校 和家 庭 相结合 ,各学科相结合 ,借助项目式 劳动,通过问 题 提出、劳动实践、成果分 享 ,让 学生亲近 自 然 ,辛勤 劳动,在劳作 中感受 一粥 一饭当 之 不易,从 而 养成爱劳动的好 习惯和勤 劳俭 朴 的好美 德 。 任务一 割收稻谷,感悟 艰辛懂 “稻”理 谷粒是如何走出稻田,变成大米与米饭的?带着疑问,学校二年级段正式开启了 “追根稻底”的劳动项目。 在师长陪伴与指导下,我们开启了第一个劳动体验任务——稻谷采收。 赏稻景,知秘密 一片金黄,承载着什么?我们走进它,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拍一拍、画一画…同学们用各种感官和方式探索、感受稻谷的秘密,身临其境地与稻谷来了个“亲密”地接触。 割稻子,学本领 同学们在师长指导下尝试割稻子,从模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