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省道中吴大道至宜兴界段养护改善工程路面基层施工监理细则编制人:审核人: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32 省道养护改善工程总监办二零一六年七月目录一、编制依据二、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1、原材料要求2、质量验收标准三、施工准备检查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要求2、施工机具的配备3、质量检验仪器四、试验段及开工申请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4、确定每一作业合适长度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五、施工工艺及要点1、对下承层检测2、混合料的拌和3、铺前基准线的选用4、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5、水稳碎石的摊铺:6、水稳碎石的碾压:7.横缝设置8、养生及交通管制六、监理要点1.下承层的控制2.混合料拌合的控制3.水泥剂量的控制4.混合料摊铺、碾压全过程的控制七、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1、常见通病特征2、施工预防措施八、进度控制措施九、审查、签认中间交工证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路面基层是沥青结构的主承重层。在路面基层的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冻性及与面层结合好的技术特点,且料源广泛,可就地取材,便于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加工,易于机械摊铺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根据方案设计要求,本工程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铺筑,层厚为36CM共 2层,每层 18CM。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防止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问题,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确保路面基层的工程质量,圆满完成本工程路面基层分项工程施工监理服务工作,特编制本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1、232 省道(吴大道至宜兴界段)建设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232 省道(吴大道至宜兴界段)建设工程设计图纸3、设计总说明中引用的有关标准和规范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 2004)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7、232 省道建设工程《监理计划》 8、建设单位下发有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二、技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