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规划编制参考提纲(2010-2015 年)一、前言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二、背景1.社会经济和渔业发展情况。2.增殖放流水域情况。 包括水域主要类型、 分布(如水系和水域生态系统)等。3.增殖放流与资源养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增殖放流面临的资源利用、生态危机等主要问题。三、增殖放流工作基础1.增殖放流开展情况。 包括增殖放流历史回顾、当前放流的苗种数量分布等状况。2.现有工作基础。 包括苗种生产、 检测等技术条件, 禁渔休渔等渔政管理条件,投入资金来源(含生态补偿)和规模等经济条件。3. 相关技术规范标准。4. 放流取得的成效。四、增殖放流总体规划1.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2.规划总体目标( 2010 — 2015 年)(按种类提出) 。3.增殖放流功能分类规划(按增殖功能类型提出)。4.区域布局规划(按水域生态系统提出)。五、主要增殖放流物种规划分放流物种介绍:1.基本属性。 包括名称、繁殖习性、洄游特性、食性等。2.历史回顾与目前状况。包括放流数量和分布等情况。3.增殖放流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包括主要按渔民增收、 濒危物种补充、生物种群修复、生态净水等界定。4.放流规格标准。5.苗种培育、种质鉴定和质量检测能力等基础条件。六、重点水域增殖放流规划按放流重点水域分别介绍:1.增殖放流水域基本情况。包括水系、 面积等情况, 行政区划范围(跨省市县行政区域情况) ,渔业发展,放流开展情况,渔政管理基础等。2.增殖放流的功能定位。分析该水域存在的渔业资源衰退、濒危程度加剧、蓝藻赤潮等生物灾害爆发、水域荒漠化等问题,确定增殖放流的主体功能。3.增殖放流的目标任务。该水域适宜 (或生态容量下) 放流的物种数量、规格、放流时间等。七、保障措施1.完善养护政策(包括加大投入和引导社会参与)。2.开展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3.制订完善技术规程和标准。4.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技术攻关和应用。5.加强渔政监督管理。附图:增殖放流重点水域分布图。附表:1.主要增殖放流物种基本情况表。序号物种名称主要分布食性洄游特性功能定位放流数量(万尾)放流规格(公分)放流时间1 2 3 ⋯2.重点增殖放流水域基本情况表。序号水域名称水域类型行政范围面积(平方公里)生态问题功能定位1 2 3 ⋯有关名词解释:1.水域类型A.河流。跨省河流可分为干流和支流(干流为A1,一级支流为 A2,二级支流等为A3)。B.湖泊。C.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