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案背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首篇课文。本组承接了四上教材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这一专题,学生通过继续学习名人、伟人、普通人成长过程中的事件,学习其优秀的品质,从而使自己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本单元教材又承接了五下教材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体现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作为本组的第一篇文章,要围绕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课题: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在第 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1.课前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传记或图片资料,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人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课件演示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4.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 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在互联网上搜集到的资料,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