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记》全文及译文VIP免费

《学记》全文及译文_第1页
1/8
《学记》全文及译文_第2页
2/8
《学记》全文及译文_第3页
3/8
《学记》全文及译文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 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 2000 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 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 未足以化民.——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古时的统治者开始发出谋虑计划和颁布法令政策的时候,能够先时广泛地征求德行高尚人士的体检,来辅助自己,这仅是个人的善行,只能做到小有声誉而已,还不足以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能"卑躬屈己"礼贤下士,亲近疏远的人,这虽然能够耸动群众听闻,但还是不足以感动群众,"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诸侯士大夫要以自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众,使之养成一种美好的风俗习惯,就非要重视立最设教不可】 玉不琢,不成器;——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 人不学,不知道.——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兑(yuè 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 "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有天赋,但不经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没有不把设立学校使人人都能入学受教,当作首要任务."尚书"中的"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记》全文及译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