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 古 之 学 者 ①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 ③者 ,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④,终不解矣。 【字词注释】 ①学者:求学的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 ③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④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诗文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生乎吾前⑤,其闻⑥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⑦;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12)。 【字词注释】 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当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 ⑥闻:知道,懂得的意思。 ⑦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就是“以之为师”。 ⑧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动词。 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⑩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 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诗文翻译】 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2 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嗟 乎 ! 师 道 (13)之 不 传 也 久 矣 ! 欲 人 之 无 惑 也 难 矣 ! 古 之 圣 人 , 其 出 人 (14)也 远 矣 , 犹 且 (15)从 师 而 问 焉 ; 今 之 众 人 (16), 其 下 (17)圣 人 也 亦 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