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应试 绪 论 心理学的历史被划分为两大时期: 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的漫长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心理学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 世纪60 年代之前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阶段是20 世纪60 年代之后,心理学史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正式开始。以罗伯特·华生为代表的心理学史家对这一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立组织,建立心理学史档案馆,创办专业杂志。 第 一 章 古 希 腊 早 期 爱菲索学派:赫拉克利特,反对灵魂不死, 认为世界不是神创造的,火是万物的本原。提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原子论学派:德谟克里特,有关灵魂与感觉的认识,则显得更加贴近唯物主义倾向,有些观点已接近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古 希 腊 繁 荣 时 期 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 自 己 柏 拉图 认为,人类 社 会 可 以分为“现 实世界”和“理念 世界”,他 的理性 主义心理学思想 全 面 揭 开了欧 洲 心理学史的序 幕 ,在 西 方 文 化 史上 留 下 了深 深 的足 迹 欧 洲 心理学史上 第一本心理学专著 是亚 里士 多 德的《 论灵魂》 亚 里士 多 德的“四 因 论”:质 料 因 、 形 式因 、 动 力 因 、 目 的因 。(质 料 表示 事 物的性 质 和心理学史.应试 内容,形式表示事物的存在的方式或状态,动力表示事物在质料和形式之间不断转变或运动的力量,而目的则表明事物发展变化的目标状态或缘由) 亚里士多德的记忆观。从日常观察入手,探讨了记忆的本质、特性、类别和条件,认为记忆是过去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记的再生,记忆代表着过去经验的一组意象,是感知活动的结果,具有“过去的”时间特性。并且,人的联想、情感、材料组织方式等因素,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回忆效果。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达芬奇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视觉和人类表情的研究。 近 代 西 方 弗兰西斯•培根,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哲 学 总 结 唯物主义代表人物有:泰勒士、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恩培多克勒、罗吉尔·培根、达·芬奇、特勒肖、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洛克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毕达哥 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巴门尼德、奥古斯丁、阿奎那、沃尔夫、康德、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