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老师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标,而对知识概念的形成或推导过程重视程度较低,这使得学生缺少深化的思考和分析,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 同时还会出现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加度低的情况. 文章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探讨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深化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步形成“概率”的定义,真正实现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构建. [关键词] 问题驱动;概率;教学设计 []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数学教育主要有三个目标: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培育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和讨论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化地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由于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做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查,因此老师会更加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技巧、题型归类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另外两种能力的培育.在这种题海战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只是会机械解题,却并不知道学习该知识的作用和意义,不利于他们今后的长远进展.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从具体的教学问题出发,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深化的有效问题,向学生展示知识点形成过程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问题链”,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在恰当的环节呈现出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启发,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构建[1]. 本文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展示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为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 ⇩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1. 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 A 版数学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频率的稳定性,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初步了解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接触和概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率、天气降水率、投篮命中率等. 但是概率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如何计算概率?概率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都是高中阶段学习概率所要解决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