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实践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实践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地处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高科技园区,创建于 1949 年,现有中关村、天秀、党校三个校区,共有 144 个教学班、5600 余名学生、300 余名教职工。我们以“自主进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为办学理念,将“做最好的我”作为核心价值观,形成“学习成才、品德成人、做事成功”的学生文化,树立了“会学习、懂生活、敢负责、善合作”的学生培育目标。 我们历来重视科学教育,并对科学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依托原有良好的科技教育基础,借助独特的社区和专家资源,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融科学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奠基。科学为基,人文为本,科学教育是我校开展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在活动、思考和制造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全面进展和个性张扬。 一、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我校以“三中心”为主要管理机构,负责人明确分工,尽心尽责,切实保证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其中,课程与教学中心,负责推动国家科学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指导科学老师进行教学讨论;学生成长服务中心,负责协调组织三个校区学生科技活动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资源管理中心,主管科学资源设施的保障、管理和实施。 优秀的老师队伍是进行科技教育的中坚力量。我校有专职科学老师 18 人,其中中学高级老师 3 人,占总人数的 5%,小学高级老师 12 人,北京市骨干老师两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 1 人,海淀区骨干老师 3 人,还有不少兼职老师。正是这些业务精湛、思维开阔、仔细负责的专、兼职老师,带领学生圆了一个又一个的五彩缤纷的科学梦。 二、科学课程的开发流程和实施方案 1.科学课程的开发流程 为了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我校开发了“中关村第一小学课程开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流程”(见图 1),对拟开设的课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培育目标,反复论证其意义、价值和可操作性。这不是为追求课程丰富而丰富课程,而是以真实促进学生进展为目的。首先,课程开发要满足三个“基于”,即基于学生需求、基于社区资源、基于老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这是学校课程开发的基础。其次,严格执行选题、审批、试行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详细、合理的环节给予保障。 作为學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选择课程成为学生彰显个性、进展特长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