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

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_第1页
1/6
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_第2页
2/6
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 摘 要:李贺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鬼”,他的诗风瑰丽奇峭,凄迷浓艳,这种诗风的形成与他对色彩的独特的运用方式是紧密相连的。笔者在对李贺 244 首诗歌进行字频、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对李贺诗歌中的色彩词进行语言学分析,以证明现代语言统计学的方法对于分析作者作品的风格特征既有其优势的一面,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这一点将在对色彩词功用分析中提及。 关键词:字频统计;词性分析;用法分析;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XX)07-0100-03 一、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讨论概况 李贺善用色彩,古人对此已有讨论,但较为零碎,如唐代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云:“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宋代陆游谓李贺诗:“如百家锦衲,五色眩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清代方扶南也形容李贺诗:“如铁网珊瑚,初离碧海,映日澄鲜。”①近些年陆续有讨论者关注李贺诗歌的色彩词,但多从心理学、色彩学的角度分析,从语言学角度讨论的很少。程江霞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修辞》、《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法讨论》和《李贺诗歌隐性色彩词讨论》虽然分别从修辞、句法结构以及隐性色彩角度对李贺诗歌色彩词进行了分析,但较为简略。前人在分析色彩词时也运用了简单的统计方法,如陶庆梅《李贺诗歌风格特争论——以意象讨论为中心》,只是进行了简单排列,关注的焦点仍在于作品中意象的风格。本文在借鉴前人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讨论,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李贺的诗歌的色彩词进行再次分析。 二、李贺诗歌中色彩词的统计和分布情况 (一)色彩词的词频统计情况 清人毛先舒曾说过:“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唯李贺一人。设色妙,而词旨多喻篇外,刻于撰语,混于用意。”②李贺诗歌的首要风格特征在于秾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丽,而这种诗风与其重笔彩绘用词紧密相关,即高频度地使用色彩词。本文以1984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叶葱奇疏注的《李贺诗集》为基础,再加上补遗的《静女春曙曲》、《少年乐》和《杪秋登江楼》三篇共计 244 篇。而用于统计的色彩词的选取标准则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分类,既包含了显性色彩词,也选取了一定的隐性色彩词(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白”、“金”、“青”、“红”这四种颜色是李贺诗歌中使用频率最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