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辅导员角度的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究基于辅导员角度的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究 窦浩铭 摘 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日益凸显,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在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这都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多挑战。笔者结合自身日常开展学生工作时的思考,探讨并提出一种期望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较好进行思想引导与舆情控制的学生工作模式。 一、对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下学生工作模式的思考 相较于党建、就业指导、资助等学生工作模式,目前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学生工作模式讨论还较少。现有的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下学生工作模式的讨论主要是:基于学校层面进行应急管理预案的讨论,如文献[1][2],以及基于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管理的讨论,如文献[3][4]。 笔者在阅读、借鉴从事学生工作讨论的前辈所发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日常开展学生工作时的思考,探讨并提出一种期望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较好进行思想引导与舆情控制的学生工作模式——“2+1”学生工作模式,即基于“辅导员——绝大多数同学/关键少数同学”和“辅导员——班长/班委——班级同学”这两条线,保证基础工作做实,同时依托一支结合时事动态、学院特色及学生个性进行活动策划与舆论引导的队伍,在日常工作时谋划创新亮点,突发事件下做好宣传工作,抢占舆论高地。 二、“2+1”学生工作模式的简述 2.1 基于“辅导员——绝大多数同学/关键少数同学”和“辅导员——班长/班委——班级同学”这两条线保证基础工作做实 教育部第 43 号令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关注所负责的学生整体的风气,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利用好谈心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另一方面,在遇到信息收集等问题时,可以借助班委的力量以提高工作效率。 2.1.1 辅导员对日常工作要树立高度的尽责、担责意识 这需要辅导员在包括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在内的各时期,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全面服务本领,同时,与学生建立高度的互信与友谊。不同于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老师具有更强的依赖与畏惧心理,大学生则渴望更多的交际与对话。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应注意会直接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即自己的一言一行、办事做事的态度等。实际工作中,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