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简介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俗名"蛇丹";,或称"蛇串疮",“蛇缠腰”等。现代医学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此病毒具有嗜(shi、音是)神经性和嗜皮肤性两种特性。这种病毒在空气中就存在,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病毒就长期潜伏在神经周围。当我们身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病毒肆掠并繁殖而发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病因&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临床表现1、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2、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3、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4、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5、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6、并发症:高热、肺炎、脑炎、脑血栓塞等眼部带状疱疹特殊类型三叉神经支受累、上眼睑、额部、头顶出现水泡群、炎症重可累及角膜、眼球、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耳部带状疱疹不全型或顿挫性(无泡型):患者仅出现神经痛、局部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主要见于免疫力相对较强的人大疱型带状疱疹,水疱表现为大疱状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含红细胞坏疽性带状疱疹:皮疹可表现为坏死,愈后常留下瘢痕。多见于老年人或免疫力较低下的患者。泛发型(播散型)带状疱疹:局部发疹后数日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小水疱,类似水痘样皮疹,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伴有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治疗局部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糖皮质激素类: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