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天赋基因检测:一剂良药,还是陷阱?天赋基因检测:一剂良药,还是陷阱? “妈妈,要做什么实验啊?”20XX 年 12 月 3 日一早,豆豆被妈妈王静从杭州萧山区的家带到滨江区的一栋写字楼里,王静告诉儿子,要做一个小实验。 豆豆先漱了口。工作人员撕开口腔拭子包,取出一根塑料制采样拭子棒,递给王静。 王静将拭子棒伸入儿子的口腔,在脸颊内侧上下刮动。 “妈妈,你在干吗?”豆豆不停地晃动脑袋。 “宝宝别说话,”工作人员赶忙嘱咐,“别碰到牙齿和舌头。” 拭子棒的一头是椭圆形的拭子棉签,它正尽力与脸颊内侧摩擦着,左边 20下,右边 20 下。 “看看你将来适合跳舞呢,画画呢,还是唱歌。”王静取出拭子棒,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把拭子棉签插入保存液试管,沿拭子棒上的折痕折断塑料棒,将棉签留在试管内,拧紧盖子后将试管装进牛皮纸袋,封口,填写豆豆的信息卡——男、3 周岁、天赋基因检测套餐,贴在袋子上。 豆豆做的实验叫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半个月后,王静将知道儿子的天赋,还有智商、情商和性格,以便“精准培育”。站在起跑线上的豆豆,是被打了一剂基因猛药,还是与妈妈一起掉入了高科技陷阱? “对,焦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去年 9 月,豆豆被送进一所私立幼儿园,一学期学费 5000 元。再之前,他跟着父母一路漂泊,从湖北襄阳老家到深圳,再来杭州,定居于此。 每天下午,奶奶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后打开电视机,豆豆迷上了动画片。他爱模仿动画片里的小动物,学他们说话,用玩具搭出故事场景,再加入想象,一部新剧出炉了。 “猪妈妈你在哪儿?猪宝宝走丢了,它在找你……”豆豆晃动手中的积木,代表小猪在翻山越岭。积木掉在地上,他大喊一声,“猪宝宝摔倒了,快去救他!”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类似的自言自语,自编自导,在家里、幼儿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用王静的话说,豆豆是一个“很喜爱讲话”、“很 open”的孩子,老师问谁同意上台表演节目,他总是踊跃举手。 儿子将来能不能当个编剧呢?王静考虑过豆豆未来的职业,很快又否定,那太遥远了。眼前,儿子带给她的是困惑,“他和我俩太不像了。我和老公都是特别内向的人,不爱说话,不爱交际,怎么儿子和我俩正相反?” 王静和老公都在证券行业,她做财务,老公是证券师,两个人成长于襄阳的农村,家境不富裕。王静排行老三,放学后她有干不完的农活,完全没有任何兴趣的培育,那时想要走出来,唯有一条路——高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