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妈妈“推”他进大学 妈妈推孩子妈妈“推”他进大学 妈妈推孩子 二十年前,个子娇小的钱丽芳满怀幸福地等待着孩子的降临。 能在黑龙江插队十年后返回上海并结婚生子,她是多么地满足!夫妇俩为他们即将出世的孩子起了一个“鸣”字,希望他(她)一鸣惊人。儿子终于来到人世,但他不是带着啼哭而来,因为小小的他已经历了一次时间不长但对脑细胞来说却有着严重损害的窒息。 小钟鸣在一天天长大。圆圆的小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十分惹人喜爱。小家伙比一般孩子显得宁静,躺在床上除了两只小脚左右、左右地摆动外,从不伸胳膊伸腿。 半岁时,儿子被确诊为脑瘫。 “脑瘫?”钱丽芳从未听说过这个病名。 “这个病对我儿子有什么影响?”她急切地问。 “它意味着你儿子是个瘫子,可能还是个傻子。”医生回答。 如晴天霹雳,钱丽芳被“震”懵了。在恍恍惚惚中,她有的只是不尽的泪水。可天天以泪洗面,能把儿子的病哭好吗? “不能这么消沉下去!”这位娇弱的女性擦掉眼泪,带着儿子开始了同脑瘫的奋力抗争……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二十年后的今日,儿子钟鸣会成为一名大学生。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记者在上海大学新校区见到了这对母子。钟鸣上课了,我便与钱丽芳女士坐在校园草坪边交谈起来。年过半百的钱丽芳身材依旧瘦小,但她那双手立即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这双手十分粗壮,与她娇小的身躯极不相称。透过这双大手,我仿佛看到她为儿子撑起的那片爱的蓝天。我突然产生了这么一个感觉,钟鸣是被妈妈这双手“推”进大学的。而今,这双手,依旧辛勤劳作着,因为钟鸣的大学生活依旧需要妈妈的扶持。 锻炼不放弃――妈妈的信念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鼓舞再鼓舞――妈妈的法宝 自从钟鸣被确诊为脑瘫后,全家上下围着这个病孩忙开了。 爸爸得拚命干活挣钱,外婆提前退休帮着照料,妈妈则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钱丽芳的心真急啊,因为医生直截了当地告诉她:脑瘫这病没有特效药可治。 钱丽芳说:其实,这位医生说的是真话。可当时我哪听得进去?我总不能让儿子瘫痪在床一辈子吧! 听说康复治疗最重要,钱丽芳便处处做个“有心人”。在医院,当医生为儿子推拿按摩时,她在一旁认真揣摩;在康复园,当患儿做功能锻炼时,她也跟着一起做……从此,钱丽芳把对儿子的康复治疗当作一项重要任务,雷打不动。 钱丽芳剪下一块块旧布制作了大大小小的沙袋。将沙袋绑在儿子小腿上,让他练抬脚;扶着栏杆练蹲下、起来动作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