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讨论型翻译解析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讨论型翻译解析 【摘 要】当今世界学术沟通日益频繁,学术著作的翻译对促进中国学术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学术译著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译者身份、读者、翻译体例、往复翻译等方面对讨论型翻译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讨论型翻译;阐发讨论;翻译瑕疵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展,学术沟通日益频繁,学术著作的翻译对促进中国学术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学术译著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老调重谈:讨论型翻译的重要性——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中译本说起》一文中,作者罗卫东指出:斯密的著作对于中国的学术进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译者相对缺乏的专业知识,两个译本的翻译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都存在商榷的地方,如著作的题目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应该翻 译 成 《 道 德 情 感 论 》 还 是 《 道 德 情 操 论 》 , 关 键 词 Sympathy, Truth、Selfish, Fortune、Force、Merit、Demerit, Affections、Principles、Humble 等译文都有不足之处。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呼吁关注学术著作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译者的双语转换能力,也要重视译者对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讨论。对此,翻译领域的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要考虑译著的整体效果与功能,不要过分挑剔某一个具体词汇的译文,有人认为这些不足应该与译者私下进行沟通,也有人为译者的选择提出各种理由进行辩解。但是从文化沟通与学术沟通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正视译著存在的翻译瑕疵,不论大小。那么如何把翻译瑕疵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是每个与翻译相关的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根据讨论分析,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翻译的《中国文论选读》,中译本名为《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的作法也许可以给人们一些启示。因此本文拟从译者、读者、翻译体例几方面来探讨讨论型翻译对于翻译瑕疵的弥补效果。 一、讨论型译者与讨论型目标读者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讨论表明,讨论型译者和目标读者会把翻译瑕疵的影响降到较低的程度。讨论型译者指译者本身是本学科领域的讨论学者,如宇文所安,现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与比较文学系教授,他的著作《初唐诗》、《盛唐诗》、《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已被译成中文出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