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宋人对宋代宫廷用瓷的权威论述宋人对宋代宫廷用瓷的权威论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宋代把中国陶瓷的进展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升华出柴、汝、官、哥、定、钧等名窑和众多青瓷窑区。宋瓷和宋词成为宋人对世界文化的两大重要贡献被载入史册。 讨论宋瓷,探究宋瓷进展的脉络,叶寘《坦斋笔衡》之“陶器”、顾文荐《负暄杂录》之“窑器”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两则文献分别出自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编纂的笔记类丛书《南村辍耕录》和《说郛》卷十八。叶寞和顾文荐均为南宋人,所遗资料为当代人记当代事的文献,因此被现代宋瓷讨论者称为最具权威的史料。在所见的宋瓷的论文中常引用的“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就出自这两本书。由于断句、认知的不同或讨论需要等原因,产生诸多各取所需的解释。 两书所述内容大同小异,是不是陶宗仪在编辑丛书时误收或顾文荐、叶寘相互转抄时增加了自己的认知,有不同看法,这里不作评论。本文仅以《南村辍耕录》所引用叶寘的《坦斋笔衡》的版原来试解读,并把顾文荐的《负暄杂录》原文截图附上以对比和参考。 一、陶宗仪与《南村辍耕录》 陶宗仪(1316-?),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今清陶乡)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自幼刻苦攻读,广览群书,因而学识渊博,工诗文,善书画,成语“积叶成书”讲述的便是他的故事。陶宗仪著作有 26 部近 400 卷,其中被清代《四库全书》全文收录有《南村辍耕录》30 卷、《说郛》120 卷、《书史会要》9 卷、《古刻丛钞》1 卷、《南村诗集》4 卷,共 5 种 164 卷。《四库全书存目》有《国风尊经》1 卷、《草莽私乘》1 卷、《沧浪擢歌》1 卷,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共 3 部 3 卷。所有著作中,以《南村辍耕录》和《说郛》学术价值最高,是他穷尽毕生精力的代表著作。 《南村辍耕录》又叫《辍耕录》,所记多是历史琐闻笔记,以元代为主,宋代为次,少数上溯。有的是陶宗仪所见所闻,有的是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所以《辍耕录》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辍耕录》是陶宗仪于元末客寓松江南村时撰写,从其好友孙作的序中,可见成书过程。 孙作序曰:余友天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一廛,家于松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为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