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 国人时常会跟着西洋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事实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拨开宗教信仰形式的外表,透视其实质与功能,我们就会发现,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这个论断出自国史大家钱穆先生。 钱先生 1944 年在《孔子与心教》一文中如是说: 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国人则凭诸良心。西方人以上帝意旨为出发点,中国人则以人类良心为出发点。西方人必须有教堂,教堂为训练人心与上帝接触相通之场所。中国人不必有教堂,而亦必须有一训练人心使其与大群接触相通之场所。此场所便是家庭。中国人乃以家庭培育其良心,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故中国人的家庭,实即中国人的教堂。中国人并不以家庭教人自私自利,中国人实求以家庭教人大公无我。孔子认为培育良心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教人孝弟。故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再由孝弟扩充,由我之心而通人类之大群心,去其隔膜封蔽,而达于至公大通之谓圣。 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这背后,显示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正是这种独特的生命观,使得中华民族的进展生生不息,可大可久。 这种独特性,正因为国人长期浸润其间,所以不一定看得很清楚,旁观者清,借用其他类型的文化慧眼,就可以一目了然。 罗素是人类 20 世纪最伟大的智者之一,他 20 世纪 20 年代曾经来华考察,回国后写了一本名为《中国问题》的书,书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观察: 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 ,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旧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却不是这样。 世界各大古文明都消逝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这与中华民族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是息息相关的。那么,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是什么呢?这就必须放到国际视野中进行比较。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恩师楼宇烈先生对此有深刻的阐发,他说: 从总体上来讲,人类社会有三种生命观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种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两希文明生命观,他们认为生命是上帝制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制造的,上帝制造了人类并给予灵魂,而灵魂是不死的,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