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园配合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家园配合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 幼儿园阶段是人生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这一步没迈好,后面的学校德育教育就会陷入被动的“纠错”泥潭。健全的基本人格品质和健康地体格同等重要,是幼教工作者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幼儿园工作规程》第 48 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且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幼儿往往对来自家庭的教育、影响接受得更早一些,更多一些 。3~6 岁又是幼儿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幼儿个性品德可塑性大,且在形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常常化,并尽量争取得到家庭的配合。新时期德育应该包含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会制造;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而针对天真烂漫的孩子,德育启蒙不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也不能是简单的走形式,更不能严厉的制止孩子不能这样或不能那样。那么如何开展幼儿德育? 一、 家园配合,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一个人是否具有爱心,对其人格的完善和其一生的进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爱心教育又必须从幼儿期抓起才有良效。因此我一方面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如开展了主题活动《我们一起玩》,组织了歌表演《我们是好朋友》,交往活动《让我帮助你》,语言活动《爱心小兔》等等。这些活动都教育幼儿要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并且培育幼儿友爱互助、关怀别人、富有同情心的美德。另一方面,我要求家长们在家庭中应鼓舞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学习同伴的长处,与同伴分享玩具和食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培育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比如说,邻居家的小朋友生病了,家长要让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出同情与关怀。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及教育后,有一天,我发现李怡彤小朋友摔倒,哭了起来,李若冰小朋友主动地跑过去把她扶了起来,拍拍她身上的灰尘,并安慰道:“别哭了,是不是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