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说整体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小说整体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小说阅读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高考对小说的考查主要有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多个层级。就命题指向来说,主要是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就是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概括主题内容,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共同服务于小说的主题。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整体阅读,了解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分析典型环境,从而领悟小说的主旨。 笔者以具体的小说阅读题为例,谈谈如何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一、从关键人物入手理清小说情节 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进展变化的事件,它既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也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进展的过程。小说主要矛盾冲突的发生进展一般与故事的关键人物密切相关,而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最能凸显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以 20XX 年山东省高考小说阅读为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先引导学生把握文中主要人物——心理学博士吴秋明,以及次要人物、线索人物——马骁驭。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情节入手,可以概括出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和在儿童村与儿童的亲热互动等情节来展现她的善心与爱意,表达“爱”的主题。从次要人物与主人公相关的情节入手,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文中三处写了马骁驭心理冲动的笔墨。三次心理冲动从结构上串联起全篇,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使小说结构紧凑,脉络清楚;三次冲动都与吴秋明密切相关,使吴秋明的形象逐渐鲜亮丰满;三次冲动与吴秋明对儿童村孩子们的爱有关,表明马骁驭对吴秋明的爱越来越深,既突出了主人公形象,也使小说主题逐渐得到深化。 对于情节我们既可以从故事进展过程的角度概括,也可以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概括,就是从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态度的变化过程去分析情节结构。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别是当人物关系相对复杂时,为了避开前后情节的交错,就要紧扣事件所涉及的主要人物,从同一角度概述,前后贯穿。例如 20XX 年江苏省高考小说《安娜之死》的情节可概括为:安娜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开端)一安娜看信后对两人感情彻底无望(进展)—安娜向月台走去,卧轨自杀(高潮和结局)。 二、从情节、描写入手明晰人物形象 小说这类文学作品以表现人物为核心,而高考小说命题更是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阅读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