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屈骚的意象、手法、风格屈骚的意象、手法、风格 屈原,制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文”(刘勰语)。屈骚象喜玛拉雅山的高峰,耸立于中国文学进展的源头。屈原对于中国文学进展的影响,历代任何作家不可比肩。因而,讨论他的艺术个性,不但对于深化认识屈骚,而且对于透彻了解中国文学进展,乃至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借鉴,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屈骚的意象、手法、风格及其形成方面,对屈原艺术个性作一些探究。 绚丽多彩,个性鲜亮的意象体系 熟读屈骚,掩卷凝思,恍若诗人屈原闪现于眼前。这首先是诗人制造了个性鲜亮的意象,形成了系统,展示了他的艺术个性。在屈骚里,山川草木,日月星辰;虬龙鸾凤,香草美人;圣王贤相,暴君佞臣;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以及凭借想象制造的神幻世界人物,都融入了诗人浓重的情思,从而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璀璨绚丽的意象世界。以多角度、多层次建构成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表达了诗人的美学情趣和审美理想。 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重表现。诗人艺术成就的高低,常常看他是否能捕捉最能表现其理想、人格和情愫的意象构建其诗歌艺术形象的体系。屈原在这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本领,卓越的创作天才。 (一)讴歌明君贤臣,表现崇高理想。诗人,作为古帝“高阳之苗裔”,王族三姓之一的屈氏,怀王之“左徒”,怀着崇高的理想,振兴楚国的使命感,愿为王“导夫先路”。他以历代明君贤臣建功立业为楷模,热烈赞美: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离骚》 君圣臣贤,“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正道治国,这就是他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命为代价所追求的“美政”理想的最高原则。为此,他高唱:“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九章·抽思》)在他看来,圣君与贤相契合,才能制造“远闻而难亏”,千秋不灭的功业。 皇天之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离骚》 屈原“博闻强志”,通古晓今,历代兴亡,如视之掌。热情洋溢颂扬尧、舜、禹、汤、武丁、周文、齐桓、秦穆,或称颂其美德,或褒赞其任用贤才,特别高扬其善于从社会下层擢举人才,建立赫赫功业。这种观念,不仅充满了时代精神,也倾注了主观意向,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他肯定鲧、挚、咎繇、傅说、彭咸、申徒、比干、吕望、伯夷、百里傒、宁戚、伍子胥、介推等,突出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