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平均数,,,评委用平均数,,,评委用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初步渗透统计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育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新知 同学们,前些天老师整理书架的时候发现书架上层有 12 本书,下层有 10 本书。你们能不能帮我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呢? 学生思考后,抽生回答。(要求说清楚理由) 课件演示。 像这样“把多的移出来补足少的,最后使每份一样多”的方法,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移多补少”! 这个“11 本”就是它们的“平均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平均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初步认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四位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图片: 2、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知道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吗? 拿出你们手中的作业纸试一试吧!也可以和同桌一起沟通一下。 (学生自主探究,同桌沟通) 抽生说。 (1)“移多补少” 抽生展示移法。 还有其他的方法能找出平均每人收集的瓶子数吗?抽生说。 (2)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用总数量除以份数) 学生计算后汇报。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师小结:平均数就是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量移多补少或者将这组数据先求和再平均分而得到的一个数。 平均数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求呢?抽生说。(1、移多补少; 2、用除法来算,总数量除以份数) 引导对比:这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单一些呢? 当数量太多的时候,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麻烦,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平均数! 三、激发冲突,深化认知。 1、课件出示例 1 掷圈活动图片及甲组乙组成绩统计表。(每组人数相同) “你认为哪组成绩更好?为什么” 生自由计算后抽生说。 (1)、算总分比较 甲组 8+7+9+6+8+6+5=49(分);乙组 9+8+7+6+8+9+9=56(分)。乙组总分高,乙组成绩更好。 (2)算平均分比较 甲组平均分:49÷7=7(分); 乙组 56÷7=8(分)。乙组平均分高,乙组成绩更好。 师小结:可见人数相同时,可以比较总分,也可以比较平均分。 2、课件出示例 1 掷圈活动图片及甲组乙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