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基础知识平均数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博览 1.平均数的概念 (1)平均数:一般地,假如有n个数n个数的平均数, ,那么 (2)加权平均数:假如n个数中,(这里 ),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可以表示为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 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叫 (1)定义法:当所给数据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 来计算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来计算平均数,其中 (3)新数据法 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通常取接近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较“整”的数; ,其中,常数a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 据, 叫做新数据)。 叫原数 3.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假如需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常,可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4.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 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量总体平均数。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 是平均数及基本求法,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被动大小的基准,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中,以平均数最重要,平均数将为以后进行的方差估量作知识上的准备. 难点: 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原因是:1.加权平均数本身概念比较难于理解;2.什么时候使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怎样能算准确,这对于初学者很困难. 教学中注意几点: 1.关于平均数的计算: 个数据比较接近,作差容易的数,如数据 139.5,139.1,139.3 中可选a=139. 2.要分清考察对象: 这是明确总体、个体、样本的关键.如为考察生产出的 100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任取 10 只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每一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考察对象即个体,100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抽取的 1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样本,样本容量是 10. 在本例中是通过 1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去估量这 100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现实生活中常...